综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央广网、都市时报、上观新闻、央视新闻相关报道
有关XBB.1.5的话题又引发关注。
从昨夜到今天早上,#国内首次检测出XBB.1.5#、#XBB.1.5免疫逃逸能力增强#等话题相继冲上微博热搜。
事情源于中国疾控中心此前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
2月15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据通报,2022年12月以来,全国共发现本土重点关注变异株14例,“1例XBB.1.5”为本周期新增变异株病例。
有媒体注意到,上一次报告周期尚未有XBB.1.5报告,可以确定这一例是在1月底到2月上旬检出的。
“国内首次检出”?并不是!
今年1月初,上海在境外输入病例监测中就曾发现XBB.1.5毒株。
1月2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奥密克戎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所以,该话题更严谨的说法,应该是“中国内地首次检测出XBB.1.5本土感染者”。
XBB.1.5免疫逃逸能力增强,会引起大规模传播吗?
本土出现XBB.1.5变异株病例是否会在我国引起大规模传播?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表示:“我国在前段时间已经有较多人群被感染,形成了一定的群体免疫,所以目前不太可能引起新一波的流行,短期内也没有迹象表明XBB.1.5会在我国引起大规模传播。”
蔡卫平表示,“XBB.1.5属于XBB的变异毒株,与XBB毒株相比,XBB.1.5的免疫逃逸能力有所增强,意味着其传播力可能会有一些增强。”蔡卫平指出,但是不是说每一个变异毒株的出现都会在一个地区占据绝对的优势,是否能在一个地区引起大规模传播,需要看当地人群的免疫能力等等。
蔡卫平强调,“XBB.1.5虽然在一些国家引起了一定规模的传播,但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这一变异毒株的致病力在增强,所以,依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没有必要对此变异毒株太过担心,但为了应对这些变异毒株,没有阳过或者老年人等高危群体也可以提前接种疫苗加强保护。”
此外,著名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教授表示,对于新冠病毒新增变异株目前是否会大面积流行,重要的是取决于两点:一是变异株的传播性和致病性,二是人群的易感性。另外,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也会影响病毒的传播过程。
“目前中国10多亿人群在短时间内集中发病后获得了自然免疫,相当于普遍接种了一次疫苗,而且这次自然感染免疫是在全国已经接种34亿剂次疫苗的基础之上获得的,我国易感人群已经不足全人口的10%。”曾光教授告诉健康时报记者,“可以说,我国民众短时间内形成如此大规模的免疫屏障,其他各国没有出现过,我国的自然感染率已经高过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免疫屏障是相当牢固的”。
“当前感染高峰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我们还没有发现能够突破免疫屏障的变异株。针对新增的变异株,我们需要继续观察,与其相信预测不如做好实战探测,以早期发现病毒的演变,为应急决定最适合的疫苗接种策略服务。”曾光说。
XBB毒株是否会主要攻击人的肠道?要囤药吗?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所长许文波介绍,不管是奥密克戎,还是德尔塔、阿尔法或贝塔等早期毒株,都会有人感染后出现肠道症状。原因在于新冠病毒的受体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作为新冠病毒结合细胞的主要受体,它除了在肺部表达外,在肠道和呼吸道黏膜都有感染。但由于个体差异,是否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临床反应不同。
对于最近受到关注的XBB.1.5,没有证据提示它比其他毒株更易导致胃肠道症状的增加。大家没必要大量囤药,可适当储存一些必要的药品。
哪些人群需要注意?
目前,两类人群需要尽快接种疫苗,一是这次集中感染潮中既没有进行过序贯疫苗接种又没有被感染的人群,特别是其中的老年人和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二是儿童,特别是刚满3周岁尚未接种疫苗的儿童,这类人群务必加紧接种。
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专家曾光提醒,由于新冠病毒长期存在,即使世卫组织未来有一天会解除新冠疫情紧急状态,也需要同时发布提示,至少要像对待流感那样,将新冠作为全球监测的重点传染病,并指导各国建立常规监测系统,探索建立类似流感那样规范化的年度常规疫苗接种制度。
新冠病毒“突然消失”了?
李侗曾医生表示,从国外的很多地方来看,新冠疫情是没有那么容易消失的,往往是一波疫情之后,过两三个月就又来一次小的疫情,甚至有的地方是每隔3到6个月就来一次疫情。所以,我们刚刚经历这样一次大的疫情高峰,那么下一波是什么时候出现,会到什么程度,现在都还不知道,只能是说做好这方面的监测,同时,也提醒这些脆弱人群,要更好地防护自己。
感染之后一般保护期是6个月以上,对于免疫力好的人,可以保护6个月以上;免疫力差的人,可能3个月以后他的保护率就下降了。但是在3到6个月之内,相对是安全的,除非这个病毒再发生特别明显的变异。
责编:万健祎
校对:赵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