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职称评审还是项目申报,过去对科研人员的评价都与量化指标有很强的相关性在未来,这种情况将得到实质性的改变
日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会议指出,开展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按照承担国家重大关键任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社会公益研究等类别评价人才,并从构建符合科研活动特点的评价指标,创新评价方法,完善用人单位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试点任务,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
复旦大学全球科技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凯对第一财经表示,科技人才评价改革的方向已经考虑到了科技创新和人才成长的规律。
在他看来,不同的科技创新活动对时间,技术,资金等条件的要求不同,科研成果类型和产出形式也不同如果用某种固有的套路来评价各种科技活动和科技人才,不利于人才的充分发挥这一改革方向为科技人才分类评价确立了更加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方向,为今后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评价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
突出价值导向
长期以来,我国对科技人才的评价倾向于使用量化的方法,如看论文,论资排辈等这种评价方法操作简单,可以避免一些对评价公正性的质疑但也有一些只注重论文和学历的倾向
为改变以论文数,专利数,经费数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最近几年来,国家在改革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四唯清理行动,打破科技人才职称与评价结果简单挂钩等。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的80后研究员李虹去年成功获得了有情称号,这是她开始招生的第二年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个速度有些出乎意料
去年,我第二次应聘优清第一次申请是在我2020年9月开始招生之前,所以第一次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的李虹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李虹解释说,按照之前的评价标准,申请优秀青年的科研人员要能够实现独立科研,独立科研能力要突出所以,如果他们按部就班地走国内研究助理,副研究员的路子,其实在38岁之前能获得优秀青年的可能性不大
本科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后,李虹在硕士和博士期间改变了研究方向,因为对生物医学的浓厚兴趣,开始从事计算生物学的跨学科研究去年,李虹申请了优秀青年类别,这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刚刚成立不久的交叉学科
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原有的数学物理科学部,化学科学部,生命科学部,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信息科学部,管理科学部,医学科学部等八个传统科学部的基础上,成立了交叉科学部,即基金会第九科学部。
刚开始我在想,是不是因为跨专业部门新成立,竞争小,所以被选中了后来公布录取比例,发现我们竞争很激烈,甚至低于其他系的胜率可能我的研究方向真的符合跨学科的要求李虹说
鼓励跨学科评价只是评价机制转变的方向之一去年修订的《科技进步法》增加了评价体系的内容在人才评价方面,强调建立以创新价值,创新能力和创新贡献为导向的分类评价体系
2021版《科学技术进步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国家对科学技术人员实行分类评价制度,对从事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人员适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突出创新价值,能力和贡献导向,合理确定工资待遇,配置学术资源,设置评价周期,形成有利于科学技术人员研究创新,激发科学技术人员创新活力的人才评价体系。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与创新中心主任韩斌告诉第一财经,他们研究所年轻的PI待遇非常好另外,他们对青年科研人员的评价,五年内不看论文,一次性支付科研经费,最后按照国际上的评价进行评价
分类可以更有针对性。
由于研究活动的类型不同,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活动的研究周期和产出差异较大。
其中0到1的基础研究比科研和跑者的研究难度更大,成功概率更低这种研究也需要用非常规而不是简单的算工分的评价方法来评判,并给予长期支持
姚凯认为,科技人才的成长和创新效率的激发需要一个宽容,开放的职业环境,尤其是对于开创性研究,长期研究,基础研究等,这就需要一个鼓励探索,容忍失败的环境来鼓励科研人才积极探索,大胆试错
如果只按照论文,资历等硬性指标对人才进行硬性量化评价,会直接给科技人才带来隐形的枷锁,限制他们的创新活力但如果能充分考虑项目的创新和成长潜力,完善科研管理方式,一些非量化的柔性评价方法有助于为人才创造稳定,灵活,开放的创新环境,这是培养和造就我国战略性科技人才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于巩固我国科技实力,吸引全球科技人才他说
以上海为例去年10月,上海出台《关于加快基础研究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在全国率先设立基础研究特区首批有三个基础研究特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科院上海分院上海市科委提供五年资助,三家单位提供1:1配套资金
入选特区项目的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左志伟告诉记者,过去他们很难拿到0到1的项目因为这些基础研究项目的一个特点就是不确定性很大,所以专项基础研究区计划有工作领导小组和战略咨询专家,在评审过程中更加关注项目计划中的亮点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一直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下一步,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将聚焦在人上比如,改革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建立以创新能力和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赋予科研人员对科技成果的长期拥有权或使用权,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的价值
同时,用人单位在评价人才方面的作用也需要加强。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薛舒,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文霞最近几天撰文指出,用人单位在科技人才评价中起着关键作用,用人单位应积极作为,提高科技人才评价效果。
建议政府部门在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和评价中,打破过度量化的评价导向在选择评审人员时,尽量选择小同行,在拥有一定比例小同行的前提下,至少保证所有评审专家都在大同行的范畴内同时,引导评价专家遵循价值导向,对科技人才和成果进行专业化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