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菜单
华夏信息网 > 财经 > 武汉逼近“零门槛”落户背后三问
百度

武汉逼近“零门槛”落户背后三问

总而言之,就是让任何想留在武汉的人都留下来。

湖北省取消除武汉外的其他地区落户限制后,武汉的落户政策再次放宽。

最近几天,武汉市发布了《关于调整完善落户政策相关条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引进员工落户的条件,大大降低了就业,创业,搬家的条件,离零门槛几乎只差一步之遥。

武汉的落户自由不断升级,引起了市场的诸多讨论这次行动背后的意图是什么

打算回到中国中部人口最多的城市。

大力留人,武汉被人们解读为试图回归中部第一城。

根据今年5月公布的数据,人口1260万的河南郑州,推高了武汉1232.65万的人口,首次成为华中第一城七五数据公布后不久,河南也发布相关文件,表示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宽在郑州中心城区落户条件,试点推进郑州都市圈户籍化

可是,对于两个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来说,1260万和1232.65万之间的差距可以忽略不计今年7月,武汉市公安局发布了另一组数据截至2021年5月底,武汉市流动人口总数达到515.6万人,创历史新高其中,居住半年以上人口达到425.5万人,比七五净增105.5万人,常住人口达到1351.5万人

如何在半年内实现如此大的增量据当地媒体分析,由于2020年疫情原因,很多常住居民暂时没有回武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2020年武汉市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的准确性到2021年上半年,外出常住人口将陆续回到武汉,才有1351.5万的数据

常住人口数量不是评估城市发展程度的唯一指标湖北省政协特聘专家,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秦尊文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人口竞争要考虑深度,也就是人口素质在扩大人口规模的同时,也要提高人口素质

事实上,武汉的人口素质优势已经在七五数据中有所体现近10年来,武汉市每10万人拥有大学学历的常住人口从25191人增加到33867人,增长8.68个百分点,位居全国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高于深圳和广州

一直被讨论的武汉人才输出巨大,却留不住人的问题,最近几年来也有所改善武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8月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武汉高校毕业生就业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过去4年,武汉新增在校生139.4万人,其中落户64.4万人自2016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学习汉语的比例从42.18%逐年上升到目前的65.12%

目前,大学生在武汉落户几乎没有门槛40岁以下的刘汉大学毕业生可以凭毕业证落户,研究生,博士生不受年龄限制本次户籍调整的《意见》,武汉持续提升大学生落户便利度,出台随时落户最大限度减少手续,时限,材料等措施,完善一次窗口办,全时网上办,按需预约办等措施

人口增长空间有多大。

2019年5月,武汉提出了推动城市人口从1000万增长到2000万的目标在最近公布的《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武汉提出到2035年,规划可容纳1660万常住人口也就是说,未来15年,武汉市常住人口将在1232.65万的基础上增加约428万,年均增加28.49万

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武汉是一个尝试

但如果以新公布的1351.5万人为基数,从2022年开始,武汉未来14年还需要新增260万人才能实现规划目标,年均增量空间为18.57万人相比之下,武汉近十年来常住人口增加了254.11万人,尤其是在新兴产业发展的加持下2020年将比上年增加111万,实现武汉未来人口增长目标难度不大

可是,对于特大城市来说,人越多越好熟悉空间规划的业内人士认为,编制国家空间规划时,需要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用底线思维设定人口发展规模

比如,杭州2035年的人口上限一度被外界质疑过于保守杭州市规划资源局总体规划团队曾回应,要实现杭州宜居舒适天堂的目标,需要合理控制人口,保持适当总量,避免大城市拥堵,噪音,污染的老路

那么,武汉有足够的空间承载能力吗以深圳和武汉为例,2035年深圳常住人口上限为1900万,仅比武汉规划的1660万人口多240万但武汉总面积8569平方公里,是深圳的4倍在这样的分歧下,深圳在今年5月开始收紧结算政策,这很容易理解

而且,武汉提出的人口上限,也给弹性留下了空间根据总规草案,武汉要按照2000万人的服务人口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比常住人口上限多340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Julia认为,武汉GDP和人口增长的空间将在四大副城,通过构建独立丰富的产业体系和教育医疗标准,成为武汉人口和人才的蓄水池。

所谓四大副城,即2035年的武汉。

国土空间规划草案中提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的战略,构建一主四副的城镇空间格局,在市域范围内按照100—200万人的大城市标准,建设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用地集约,生态良好的综合节点城市,即光谷副城,车谷副城,临空经济区副城和长江新区副城。

其实,武汉已经有意在将人口向四大副城导入,避免人口过快过多向中心城区集聚此次《意见》中就大幅降低了非武汉户籍人员在新城区,功能区的落户条件,将非武汉户籍人员在新城区,功能区就业创业需要满2年,调整在新城区,功能区就业创业连续6个月以上即可申请落户,还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了政策范围

武汉可以通过推进多中心的方式来推进城市去中心化,将城市功能向外转移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认为,武汉当然具备人口承载力,只是要在城市规划布局上有所调整,以增加城市运行的有效性,防止大城市病等问题

人口增长抓手在哪里。

尽管武汉落户政策在重点城市中相当宽松,不过纵观全国来看,不少省会城市已经实现了零门槛落户。

人口向大城市和城市群集聚是经济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使然,只要人口不超过城市承载力,放开落户反而有利于劳动力流动和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只是当零门槛落户成为标配,对于很多非一线城市来说,增加户籍的含金量迫在眉睫

盘和林认为,人口竞争的质量是关键,人口竞争最终要落脚于人才的争夺尤其是武汉依托发达的院校体系,存在非常庞大的人才产出从年龄层来看,年轻人更有活力从产业来看,关键产业领域人才引入是重中之重

得益于最近几年来武汉在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的重仓布局,一大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纷纷在武汉建立研发总部,区域总部乃至第二总部,头部企业扎堆对人才流入影响明显猎聘大数据报告显示,从2020年全国中高端人才供给城市分布TOP20来看,武汉以2.43%的占比位居前十

今年上半年,IT行业成为武汉最热门的就业领域武汉市人社局公布的分析报告显示,IT行业最受学生青睐,投递人数占比超过30%,其次是房地产建筑,生物制药和批发零售行业,IT行业和物流仓储行业求职竞争热度最高同时,IT产业的薪酬最高,达到7004元

武汉也拿出了更多的诚意招引高端人才7月,武汉东湖高新区发布首批光谷招贤榜,35家单位提供60余个百万元年薪岗位据介绍,东湖高新区还将按照实际年薪的50%给予无偿资金资助,最高可获得1000万元

产业发展之外,武汉力求改善基础设施,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让宜业和宜居互相协调推进。

作为影响人口分布最重要的住房因素来说,武汉最近几天发布了相关征求意见稿,提出中心城区新建商品住房,按照不低于住宅面积6%的比例配建保障性租赁住房并且保障性租赁住房的租金不得高于市场价的85%

同时,武汉还计划从文化,教育,健康,体育,全年龄友好等各个方面完善普惠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生活圈,12分钟文体圈,10分钟公共活动圈和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

对于此次落户调整《意见》的出台,武汉公安部门更多的解读为——为了更好,更多地服务企业和关注民生,包括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就业创业,服务普通劳动者安居乐业,提高办事效率。

总而言之,就是让想留在武汉的人都能留下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百度